科技情報
-
畫素密度再次突破天際、支援無裁切8K錄影,三星發表2億像素HP1感光元件
自從三星自家的ISOCELL手機感光元件達到1.08億像素(108 MP)之後,就一直傳言未來還將會有更高畫素的版本,近期更有不少爆料指出某些手機品牌將會推出搭載2億畫素(200 MP)的鏡頭,讓大家不免猜測三星是否已經準備好了推出了下一世代的產品了,果不其然,官方在近日正式對外公開的ISOCELL HP1感光元件就真的到將畫素推升到了2億畫素。 擁有兩億畫素(16,384x12,288)的ISOCELL HP1的CMOS尺吋為1/1.22英吋,換算後每個像素的感光面積僅有0.64μm,這在強光下或許不是問題,但若在低光源的環境下,像素面積過小將會造成進光量不足而嚴重減損畫質,為此三星對ISOCELL HP1導入了名為「ChameleonCell」技術,能夠支援四合一、十六合一像素合併,前者能夠以1.28μm的感光面積拍出5,000萬像素的照片、後者進一步將單位面積提升到2.56μm,不過相對的照片解析度就會只剩下1,250萬。 而在錄影方面,ISOCELL HP1能夠支援「8K@30 FPS無裁切」影片錄製功能,不同於一般感光元件錄影的時候時只擷取中央等效尺寸畫素,造成視野出現大幅度損失的情況,ISOCELL HP1的做法是先利用四合一像素合併的方式將相機解析度縮為5,000萬後,再進行8K影像錄製,由於8K影像的畫面解析度達到7,680x4,320,幾乎是要和5,000萬像素8192x6144的長度等長,因此能夠達到了無裁切錄影的效果。 另外與ISOCELL HP1一同亮相的還有另外一款5,000萬畫素的ISOCELL GN5,其CMOS的尺寸為1/1.57英吋,基礎像素面積為1μm,可以再透過四合一合併功能以2μm拍攝1,250萬解析度的照片。 此外,ISOCELL GN5在對焦上使用了Dual Pixel Pro技術,能夠改善傳統相位對焦在垂直物件辨識能力較弱的問題,實現更為精準快速的對焦效果,同時感光元件內部的光線通道還導入了Front Deep Trench Isolation(FDTI)技術,藉由強化像素之間的阻隔,降低進到感光元件的光線出現互相干擾的情況,從而獲得更純淨的訊號,達到更好的畫質。 目前這兩款感光元件均已經交付樣品給廠商進行測試和調校,沒意外的話最快能夠在明年的手機上見到使用搭載這兩款產品的手機出現,不過是否會出現在三星自家的Galaxy S22系列上,恐怕只能等待後續的爆料或正式發表的時候才會知道了。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FB玩家社團: Instagram頻道:
-
遊玩《New World》導致RTX 3090變磚原因,疑為焊接瑕疵導致
Amazon Game Studios旗下新作《New World》即將於本月28號正式推出,相信已經有一大票玩家在迫不及待開玩這款開放世界MMORPG大作。 但提到《New World》,不知各位還記不記得先前的當時部分玩家表示他們在用NVIDIA旗艦級顯卡RTX 3090遊玩《New World》封測時發生不明原因直接導致卡皇駕崩,其中品牌更是以EVGA居多,也讓EVGA以及Amazon Game都進一步調查原因。 奇怪的是當時EVGA、NVIDIA也與Amazon Game攜手合作想以同張顯卡、同個遊戲版本、同個驅動等等相同的條件下來測試到底RTX 3090是如何變磚,結果卻完全沒有遇到該問題,讓人相當不解。 而變磚的具體原因為何玩家們之間也是眾說紛紜,最初懷疑可能是選單會讓FPS瞬間飆升太高以至於損壞顯卡,Amazon Game也因此後來在遊戲內新增FPS限制功能來避免類似悲劇發生,另一方面還有散熱不佳一說傳出,不過後續EVGA表示是顯卡上風扇控制器問題導致在HWInfo、GPU-Z等監測軟體上誤報故障,透過更新即可解決,但還是與變磚原因無關。 在歷經1個多月後,答案似乎終於揭曉,據外媒報導,EVGA在回收這些變磚的RTX 3090後透過X光分析,發現內部為顯卡供電的MOSFET電路周圍的焊接似乎有些問題,可能就是變磚的罪魁禍首。 雖然當時也有不少玩家聲稱手上其他型號或廠牌的顯卡也遇到類似災情,不過EVGA表示自家顯卡僅RTX 3090有這個問題,而且都是2020年早期生產的版本,整體占總銷售數不到1%,而EVGA也最開始就承諾會幫助這些受影響的玩家們替換手上有問題的顯卡。 各位用EVGA RTX 3090的玩家們,若你同樣是2020年早期生產的版本,不妨詢問看看原廠能不能讓你換貨吧,畢竟一般玩家也很難去辨認手上的卡到底有沒有焊接上的問題,隨意拆卡也很有可能失去保固,未來在別款新遊戲上會不會遇到同樣災情,實在也是不好說。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FB玩家社團: Instagram頻道:
-
繼Pixel 6之後,傳Google打造基於ARM的自研晶片,將用於2023年的Chromebook上
各家廠商推自研處理器或許是未來的趨勢了吧?比方說Google,日前才在行動裝置上的處理器晶片嶄露野心,想在Pixel 6上採用自家研發的Tensor,如今Google這個自研處理器計畫即將拓展到筆電與平板領域,根據《日經新聞》報導,科技巨頭Google正在試圖開發基於ARM架構且對應Chrome OS的處理器,並預計於2023年登場。 相關人士在報導中指出,目前全球科技巨擘都在爭相打造自家的處理器,並用此類似的戰略來區分旗下產品,比方說蘋果在iPhone上的A系列晶片、Mac上的M系列晶片,甚至將於未來全面以M系列Mac取代搭載Inter處理器的Mac系列,打亂Intel獨霸處理器的地位。 Google分別於2017 年和 2018 年推出了 Pixelbook 和 Pixel Slate,但根據市場調查結果,年出貨量卻不到100萬台,但在這一兩年的疫情所導致的工作型態改變,讓Chromebook於去年的出貨量暴增,甚至在2021年有機會讓Chromebook突破4,000萬台以上。 也因如此,讓整個社會對於工作型態的轉換有了新的概念,或許將來會有某部分產業採用在家上班的型態,當然,教育模式可能也會有不一樣的形式,數位教育的轉型也是指日可待,雖說Chromebook 主要針對教育市場,但隨著整個社會的需求上漲,專業型、翻轉式的Chromebook也逐一登場,因此在功能性上雖說是一大重點,但在諸多功能的前提之下,仍需一個能夠支撐運轉的處理器。 而有鑑於蘋果的成功,Google或許也從中得到了一些啟發,假設這位科技巨頭,也能在筆電與平板上端出自研處理器,那麼也能擺脫Intel的制肘,在性能與功能上更能做到自己期許的平衡,而根據報導,Google已開始在美國、以色列、印度及台灣等地,聘用來自Intel、高通、聯發科的工程師。 當然不只是Google,身為玩家的我們,同樣也期許Pixel 6與未來的Chromebook系列能和iPhone與MacBook系列一樣,能夠從中獲得相同、甚至更大的勝利,不過對此傳言,目前Google尚未表態、也沒有回應。 目前Google已經大量採用三星的5奈米製程來生產搭載Tensor的Pixel 6,但假設在良率方面,依舊有些毛病,或許未來Google會將目標轉向台積電所生產的先進製程上,那麼,台積電產能勢必得再被瓜分,屆時說不定,將會展開一場由處理器、顯示卡等等產品所發起的半導體產能大戰。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FB玩家社團: Instagram頻道:
-
備戰無線高音質未來,高通發表了aptX Lossless高解析音訊傳輸技術
前陣子Apple為自家的Apple Music加入免費高音質的選項,台灣的本土音樂串流平台KKBOX也同樣提供Hi-Fi音質的服務選項,就連Spotify也有爆料指出在研擬推出類似的服務,毫無疑問高解析音樂服務將成為未來各大音樂平台的戰場。 然而服務有了,但市場上多數的藍牙耳機除了少數支援LDAC技術的產品外,就幾乎沒有相關高音質傳輸技術了,於是乎通訊與處理器大廠高通看見了這個市場的空缺,為自家的aptX技術再添一名新成員,稱之為aptX Lossless。 如同其名,aptX Lossless目的就是要讓耳機能夠支援高音質傳輸功能,根據高通的說法,aptX Lossless能夠透過藍牙傳輸16bit 44.1kHz的CD級音質!只是16bit 44.1kHz的資料量達到了1.4 Mbps,超過了藍牙的1 Mbps最大頻寬,故aptX Lossless將會和SONY的LDAC一樣是走「無損壓縮」的形式。 此外,身為一間晶片廠商,新技術當然是要搭配新的相關晶片出售啊,所以aptX Lossless是無法直接下放到現有的多數產品中的,換言之不光是耳機,就連手機都必須要進行更換才行。至於開發商的部分則不需要太擔心,aptX Lossless的開發工具會直接包含在aptX Adaptive tool suite中,因此軟體支援性上不需要特別大規模的改動就能完成對應支援。 目前高通預計會在2022年開始推行aptX Lossless相關產品,原則上採用Snapdragon Sound設計平台的產品都可以直接獲得支援,這部分包含使用Snapdragon 888處理器的手機、使用FascFonnect 6900連接晶片的產品和Qualcomm Aqstic DAC系列的音訊裝置。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FB玩家社團: Instagram頻道:
-
新系統時代最後倒數計時,微軟確認Windows 11正式上線日期為10月5號
在歷經數個月的公開測試之後,裡裡外外進行大換新的Windows 11系統終於要在10月5號正式推出啦!在這最後的倒數日期中,官方也一併的重新整理了升級的硬體規格需求以及更新的推送方式。 從10月5號開始,微軟將開始推送系統升級的通知,不過這一次微軟不再像上一次Window 10那樣採用極為積(強)極(迫)的手段,取而代之的是利用自家的「智慧模型」去逐步篩選,以此來確保系統在更新後的穩定性,理論上電腦硬體越新就會越早收到更新許可,不過整體來說,微軟預計會在2022年的年中之前完成大多數符合硬體規範的主機升級通知,當然這也代表10月5號之後,市場販售的主機和筆電商品所預載的系統也都將會逐步的由Windows 11取代囉! 另外微軟也在官網的下方公布了首批必定會獲得升級的筆電設備,包含Acer的Swift 5 (SF514-55)、Swift X (SFX14-41G),ASUS的Zenbook Flip 13 OLED UX363、Zenbook 14 UX425以及微軟自家的Surface Pro 7和Surface Laptop 4等各大廠的熱門型號筆電都在其中。 最後在硬體規範上,微軟在經過一翻研究之後,「稍微」放寬了硬體的限制,允許一部分Intel第7代Core-X、Xeon W系列以及筆電用的Core i7-7820HQ能夠升級至Windows 11,但很遺憾的AMD的初代Zen架構的處理器最終還是無緣入選,主要原因是微軟在測試後發現該系列處理器整體的穩定性不符合官方的預期。 另外,備受爭議的TPM 2.0則依然處於曖昧不明的狀態,微軟還是沒有TPM 2.0的限制是否會在正式推出之際移除,目前唯一知道的是對於那些硬體規範不合格的電腦產品,微軟將會提供ISO手動安裝檔讓用戶自行下載更新,只是系統將不會提供Windows Update自動更新服務,系統的穩定性也會大幅驟降,對比合格硬體在穩定性上有99.8%,不符合規範的硬體在升級Windows 11後將有高達52%的機會出現系統崩潰,而這是否是微軟危言聳聽逼玩家換新電腦的手段,可能就只能等到正式上之後才知道了。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FB玩家社團: Instagram頻道:
-
國外Youtuber開箱新款PS5,發現減重300g的秘密來自於散熱模組
Sony次世代家用遊戲機PS5自去年上市後就一直熱銷至今,在台灣想要用原價單買一套主機就得等官方釋出一波又一波的購買資格,開放購買的當下更是一場拚手速戰爭,基本上可以說是比一些知名歌手的演唱會門票還難搶,甚至比顯示卡還難買,若說現在顯示卡是「空氣卡」,那PS5應該也可以算是「空氣機」了(外型也很像XD!)。 當然,如果不執著一定要單買空機,市面上應該有不少綁其他周邊、遊戲的「大禮包」版本,也是個不錯的選擇,至於黃牛的話還是建議算了吧! 而在台灣持續瘋搶的情況下,國外數位版PS5已經進行了小改款,雖然官方並沒有明講新款PS5做了那些更動,但據先前曝光消息所示,新款數位版PS5代號為CFI-1100B,在外型與舊款一致的情形下重量減輕約300g(從3.9kg減至3.6kg),底座螺絲設計也做了些修改,讓玩家可用手直接鎖上,不必再準備工具或硬幣,貼心度加分。 不過光是這些改變,就可減重達300g,實在有點說不過去,近期國外Youtuber「Austin Evans」便開箱了這款新款數位版PS5來為大家解答。 在拆卸新款PS5後即可看到驚人的發現,這減重的秘密背後不是什麼黑科技,而是官方在散熱模組上動了刀,拿來與原版PS5對比就可以明顯看出原本龐大的散熱模組被刪去了一大部分,甚至「銅」的使用比例也大幅下降,原來一大片銅色的散熱模組,在新款PS5上幾乎不見蹤影,而實際測量出風口溫度新款PS5確實是比舊款還要略高一些。 我們都知道Sony為了擺脫以往PS3、PS4宛如「飛機起飛」的風扇爆走噪音以及高溫等問題,在維持日系美型機身的PS5上下足散熱功夫,加大的進氣口、龐大的散熱模組甚至更用上了液態金屬來散熱。 如今官方又在散熱模組上動刀,如此反其道而行的動作,是為了輕量化?還是想節省成本?小編認為後者的機率應該是高一些,推測原因就在於銅價不斷上漲,讓官方不得不節省散熱模組成本,畢竟PS5是一台家用遊戲主機,即便是歷代最重,但要搬運的次數應該是少之又少,要說是為了輕量化去動散熱模組應該是不太可能。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新款PS5溫度變高,但內部的散熱風扇設計也有做了些改變,讓新款PS5實際風扇噪音反而較舊款安靜,不過溫度提高究竟會不會影響機子內部零件壽命就不好說了,不管如何,這次改款可以說是有好有壞,但僅針對散熱模組的話,無疑就是降了一級,甚至該Youtuber也用「The New PS5 is Worse」的標題來表達對新款PS5的評價,想詳細了解的玩家們小編也把影片列於下方。 另外這次看到的是數位版主機,至於光碟版改款後是否也會遭到降級、還有台灣的方面何時會跟著改款,這些目前還不得而知,小編只能先在這裡祝各位在意散熱效能的玩家們能早日搶到一台原版PS5啦!(笑) #影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aKKVBVoKhg ▲Austin Evans開箱新款PS5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FB玩家社團: Instagram頻道:
-
受疫情影響,傳RTX 3060 Ti、RTX 3060供貨量減少50%以上
受到挖礦熱潮影響,NVIDIA這代RTX 30系列基本上都被礦工、黃牛們搶光,即便顯卡本身擁有再好的CP值,對玩家來說都只是張「空氣卡」,而或許是因為官方祭出鎖新卡算力加上推專用礦卡等政策的緣故,這樣供不應求的狀況有看到好轉趨勢(雖然還是限組裝),但壞消息是近期可能又得面臨缺卡窘境。 據消息來源表示,NVIDIA RTX 3060 Ti、RTX 3060系列顯卡因出了些問題,導致這兩大主流中高階系列顯卡接下來的供應量相比8月前20天至少會減少50%以上。 其實早在月初就已經有供貨問題的相關消息傳出,加上外媒VideoCardz也有掌握到類似消息(但不僅限RTX 3060系列),其原因似乎就在於中國因疫情再度爆發導致工廠需要暫時關閉而影響產能,至於這樣的狀況何時才能緩解現在也無法確定,推測可能至少得等到9月下旬才有機會小幅改善。 產能減少問題預計會影響9月供貨狀況,所以目前台灣的部分從原價屋估價清單來看,RTX 30系列各型號都還能看到卡(想當然是限組裝QQ),但近期隨著乙太幣不斷回漲、先前LHR版顯卡又被半破解,現在再加上疫情而影響產能,或許連限組裝都看不到的缺卡惡夢可能很快就會再臨也說不定。 至於何時才能真正看到正常價格、不限組裝的零售顯卡,除了NVIDIA偶爾釋出的FE(Founders Edition)公版卡之外,大概得等到全球疫情緩解、虛擬貨幣崩盤才有希望了吧(哭)。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FB玩家社團: Instagram頻道:
-
重新奪回處理器之王寶座?Intel 12代 Core i9-12900K測試數據曝光、輾壓AMD Ryzen 9 5950X!
是的,我們昨天才看到Intel Alder Lake第12代Core i7-12700的測試數據曝光,光非K板就有能緊咬Ryzen 7 5800X的多核效能,可以看出Alder Lake的實力真的不容小看,很快的,老大哥i9-12900K也隨之在後現身於Geekbench,而且這效能似乎更加兇猛。 這次曝光的資料相當詳細,可以看到處理器名稱明確標示Intel Core i9-12900K ,16C/24T的配置(8C/16T P-Core+8C/8T E-Core),基礎時脈為3.2GHz,最高時脈雖顯示3MHz但應該就只是判讀錯誤,腳位為LGA 1700並擁有30MB L3快取;測試平台的部分可以看到搭配的是DDR5記憶體,並且是在Windows 11系統下進行測試。 而最重要的跑分成績,其結果相當驚人,可以看到i9-12900K在單核得到1893分,多核則是17299分,這個分數對比自家目前11代旗艦i9-11900K分別高上2%與57%,更是贏過對手最高階的Ryzen 9 5950X 12%與3%。 我們都知道雖然Intel Core i系列自第8代以來在核心數就有逐漸提升趨勢,不過最高也僅到10代Comet Lake的10C/20T,目前11代最高階更是降回8C/16T,以至於在旗艦級處理器的較量上,整體性能都被對手的12C/24T、16C/32T狠狠地甩在後頭,更別說A家都早已進入7nm製程,Intel還停在14nm+++。 而這次Alder Lake在利用大小核架構並採用Intel 7製程(10nm+++)下,不僅讓核心數變多,整體效能竟然還能直接輾壓對手老大確實令人驚豔,看來先前有大神曝光的i9-12900K測試分數消息所言不假,更加確定Alder Lake的效能確實相當兇猛。 但這可能還只是工程測試版本,況且還是在Window 11上測試,成績結果會不會因為Win10、Win11而有所影響還無法確定,實際還是得等正式版本出爐才能驗證。 那現在架構更新了、製程進步了、效能也有了,玩家們現在最關心的無非就是功耗與價格,畢竟功耗不僅僅與電費有關,若先前傳言屬實,12代相比11代還會暴漲30%功耗,電供、CPU散熱即便可以沿用或許還是得再升級,到時又是一大筆開銷。 而在價格方面以這次i9-12900K來說,若真的能超越Ryzen 9 5950X,Intel是否也會跟著提升售價也不好說,不管如何,Alder Lake即將問世,屆時小編會馬上入手開箱、實測,再請各位多多關注PCDIY!本站與粉絲團資訊囉!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FB玩家社團: Instagram頻道:
-
多核效能緊咬Ryzen 7 5800X?!Intel 12代 Alder Lake Core i7-12700現身Geekbench
隨著年底步步逼近,Intel 12代Alder Lake處理器也即將問世,究竟這次Intel是不是真能擠爆牙膏,一舉奪回消費級桌上型處理器王者寶座實在是備受期待,畢竟Alder Lake終於擺脫14nm用上了Intel 7製程(10nm+++),加上全新大小核Golden Cove架構,官方還表示IPC效能將比目前11代Rocket Lake高出19%! 問世日期將至,相關爆料消息也是一則又一則的來,就如近期有一顆Alder Lake處理器現身於各位熟悉的Geekbench 5上,這次曝光的是Intel Core i7-12700,該處理器基本時脈為2.1GHz,運算最高時脈可來到4.8GHz(推測應該是大核P-Core的時脈),並且在單核得到了1595分、多核則是10170分。 雖說這單核成績似乎不怎麼出色,不僅勝不過Zen3架構的Ryzen 5000系列,甚至拿出自家11代來比也只能排在吊車尾的位置,不過多核成績倒是贏過了i9-11900並且可以緊咬在5800X後頭,暫且無法得知的功耗不談,以非K版的效能來說算是很不錯。 本以為這樣單核偏弱多核卻意外出色的表現是有小核心E-Core加持的緣故,不過奇怪的是在核心配置的部分卻顯示8C/16T,但我們都知道這次的大小核架構中的大核P-Core是有支援多線程而小核E-Core並沒有,而據先前爆料消息i7-12700K為8C/16T P-Core+4C/4T E-Core共12C/20T,以Intel目前模式來看非K版的i7-12700應該也要擁有相同配置才對。 那為何會只顯示8C/16T呢?或許是軟體判別錯誤,不然就是E-Core沒被開啟(畢竟這應該只是工程測試版本),若撇除這兩點,那就有很大的可能就是非K版的i7-12700根本沒有配置E-Core。 畢竟先前爆料的消息都是以K版居多,或許這次12代在架構大改革下,Intel對於非K版的配置策略也做了更動來詳細區分定位也說不定,不過這都只是小編自己的猜測而已。 而最近在外媒HKEPC上也曝光了一張Alder Lake實體照,可以看到處理器代號為QWV0,時脈僅有1.6GHz,應該只是早期工程版本,與最早之前VideoCardz曝光的工程版實體照幾乎一致,在更換至LGA 1700腳位下,處理器也從原本的正方形拉長變長方形,也因此與目前的CPU散熱器扣具都不相容,要升級Alder Lake基本上除了顯示卡、硬碟、機殼配件之外都得一併更新了(荷..荷包...)。 另外CPU-Z也宣布1.97版本正式支援了Core i9-12900K、i7-12700K以及i5-12600K等Intel 12代 Alder Lake 處理器,從這消息來看12代登場時間勢必是不遠了,真的很期待Alder Lake的實際效能(還有功耗XD!),屆時小編也會馬上入手實測、比拚,再請各位玩家們密切關注PCDIY!本站與粉絲團消息囉!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FB玩家社團: Instagram頻道:
-
密探來報、這次不閹了,RTX 3090 Super將配備無傷滿血版GA102晶片、具有10,752個CUDA、400W功耗?!
NVIDIA的RTX 30家族該來的都已經差不多出現了,身穿Ti版詞綴的幾位公子們也都相繼問世,然而,即便RTX 3080 Ti如此地接近卡皇,但咱們的大公子RTX 3090仍然雄踞世代最強顯卡的寶座,雖說過了這麼久,大公子始終沒有Ti版的消息,但目前根據爆料大神指出,帶有Super詞綴的RTX 3090正在開發中。 我們無法確定GA102晶片到底中了幾招老黃刀法,但我們卻是仍然期待的GA102滿血版的出現,而這個期盼似乎看見了曙光,根據推特爆料大神的消息,RTX 3090 Super將配備無傷版的GA102 GPU、並帶有84個SM單元、10,752個CUDA核心、但TDP卻高達400W。 400W+— Greymon55 (@greymon55) August 25, 2021 對比如今的卡皇,雖說SM單元多了2個、核心數量增加2.5%,但TDP的部分卻增加了50W,如果回過頭去看上個世代的RTX 2080與RTX 2080 Super,兩者之間的差異與RTX 3090、RTX 3090 Super完全相同,只不過RTX 2080 Super只比無印版多了25W TDP。 然而在記憶體方面,仍還沒有確切的消息、連爆料都還沒看見,那假設Super為無傷滿血版,那麼在記憶體的搭載上,或許RTX 3090 Super將會擁有與RTX 3090使用24GB GDDR6X一樣、甚至容量更大的記憶體、與更高的記憶體頻寬、時脈(RTX 3090為19.5 Gbps)。 在性能上,並不求能強化多少,但至少應該要有與RTX 2080、RTX 2080 Super之間的性能落差吧?但嚴格說起來,目前大公子的定位有些曖昧,與RTX 3080只差了10%性能、甚至後發先至的RTX 3080 Ti擁有無限接近RTX 3090的性能,卻擁有令人高攀不起的價格,或許RTX 3090 Super的出現,能夠重新定位自己的存在,只是依照黃先生的手段,性能多個2%到5%,價格卻加個20%,不過,目前礦工雖然沒有那麼猖獗、但晶片依舊短缺,別忘了還有黃牛,加那20%的價格,或許還是買不到?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FB玩家社團: Instagram頻道:
最多人點閱
- 華碩ROG電競筆電2020展望:雙螢幕Zephyrus Duo 15、主打女性市場與eSports之Zephyrus M和ROG STRIX G15相繼報到
- NVIDIA GeForce RTX 3080遊戲測試效能揭露,據稱約比RTX 2080 Ti快30%!
- Intel 400晶片組家族、對應Z490主機板型號全都露,搭配10代Comet Lake-S處理器必備
- WPA3加密協定進入認證階段,最快2019年就會有實體產品推出
- NVIDIA官方公開創始版GeForce RTX 3080開箱,精緻質感包裝顯卡橫向放置
- 《Bloomberg BusinessWeek》彭博商業周刊爆料 美超微伺服器主機板 黑客門 被偷裝間諜晶片,《Apple、Amazon、SuperMicro》發表聲明駁斥 報導不屬實 精心編造
- 這時脈很瘋狂!據傳AMD Radeon RX 6000 Navi 21 XT時脈將高達2.4 GHz?!
- 購買RTX 30系列顯示卡前必先知道的兩三事:NVIDIA技術簡報 (下篇)
- 中華電信HiNet光世代2G/1G光纖上網來襲,寬頻網路速度再升級!
- 核戰開打!Intel第9代Core處理器即將來襲,八核心Core i9-9900K成新桌上型主流級處理器霸主!
- 筆電沒有網路孔?!你需要USB外接網路卡
- 疫情當前、連呼吸都要小心翼翼,讓Blueair告訴您空氣清淨機的挑選秘辛